相關文章

【大紀元記者賀詩成綜合報道】主要受到食品價格回升的影響,2015年12月CPI同比、環比增速均微有回升,但仍處於歷史低位。

1月9日,中共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5年1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(CPI)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(PPI)數據顯示,CPI環比上漲0.5%,同比上漲1.6%,符合預期;PPI環比下降0.6%,同比下降5.9%,為連續第46個月下滑。從全年看,2015年全國CPI上漲1.4%,PPI同比下降5.2%。

從環比看,12月食品價格環比上漲1.5%,影響CPI環比上漲0.52個百分點,是CPI環比上漲的主要原因。

12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降幅略有擴大,同比降幅與11月相同。12月,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.6%,降幅比11月擴大0.1個百分點。

通縮壓力加大 降准減息可期

對於統計局最新數據,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,12月PPI已經見底,工業通縮拐點到來。

國泰君安任澤平稱,綜合考慮物價、PMI和外匯佔款下降,通縮壓力加大,經濟下行壓力仍大,貨幣政策繼續寬鬆,降准減息可期。

華泰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表示,中國經濟下行和產業結構轉型導致部份行業產能過剩,供大於求的局面導致工業出廠品價格持續下跌;美元強勢、新興市場經濟低迷導致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,導致中國可貿易品的工業出廠品價格下跌。這是導致PPI的持續大幅下跌的兩方面原因。

中國面臨通縮風險

財經網1月8日報道,文濤宏觀債券研究在2016年中信建投債券投資策略會表示,2016年中國面臨通縮風險。

衡量通縮大致有三個指標:物價水平持續下降、貨幣供應量減速和經濟衰退。從這幾個變量來看,中國具備了通縮的特徵。PPI連續46個月下跌,工業領域的通縮是很嚴重了;如果以GDP平減指數來衡量的話,三個季度都是負值。近30年,GDP平減指數出現3次負值的情況,第一次是東南亞金融危機包括國企改革造成的98年前後一次比較長的通貨緊縮,第二次是07年、08年全球金融危機。這兩次通縮是外部和內部的危機模式衝擊的結果,這次幾乎沒有外部模式,是自身增長動力的減弱造成的通縮,所以說這次通縮可能持續的時間更長,更難以治理。

按照奧地利學派的觀點,通縮是企業無盈利的結果。中國企業現在上游、中遊行業大部份是虧損的。因此,中國現在具備典型意義的通縮的標準,只是很多人不願意提這個問題。◇

------------------

⏪️ 回顧2024專題報道👇🏻
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tag/回顧2024

🔔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
🍎iOS:https://bit.ly/epochhkios
🤖Android:https://bit.ly/epochhkand